嚴芳博客 |
尋養果樹之旅——陶行知學校三年級五班參與語文跨學科學習活動全記錄 發布時間:2022/6/14 16:45:21 作者:嚴芳 點擊:247 尋養果樹之旅——陶行知學校三年級五班參與語文跨學科學習活動全記錄 春天,陶園里桃花媚、杏花嬌、梨花白……秋天,陶園里山楂紅、柑橘黃、石榴咧嘴笑嘻嘻……我們的生態校園果樹眾多。為了孩子們與果樹進一步建立情感鏈接,讓果樹得到更好的照顧,學校組織了學生認養果樹的活動,讓他成為班級“N+1”位同學,我們用心去呵護它,和它一起成長! 學校三年級語文組以此校本化活動為契機,進行了語文有趣的跨學科學習活動。孩子們運用語文、數學、美術、信息、科學等學科的知識與能力,在真實的問題情境中,進行了有趣的尋養果樹之旅。結合大概念視域下三年級語文,在此次活動中,同學們學會了觀察與記錄,學會了口語交際如何請教,也從實用性角度,拓展延伸了《習作1》,用標牌介紹了果樹朋友。在此基礎上,孩子們跨學科的綜合素養也在不斷提升! 學校果樹那么多,我們到底選擇哪棵果樹認養呢?同學們犯了難,產生了很多疑問。想解決到底認養哪一棵果樹的問題,首先得弄明白學校到底有多少棵果樹?都有哪些種類的果樹呢?于是同學們開始了統計果樹的活動。 那如何統計果樹呢?同學們在老師的幫助下,都制作了自己的觀察工具表,有的學生制作學校平面圖,按方位順序觀察,在平面圖指定位置記錄果樹的數量;有的制作了果樹觀察序列表,在表格中做記錄;有的畫思維導圖,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分類統計。孩子們在制作好觀察工具表后,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在校園進行了果樹的觀察與統計。 有意思的事情發生了。每個孩子用自己的觀察工具統計回來的果樹數量居然都不一樣,柑橘樹到底是17棵還是13棵?水蜜桃樹是13棵還是10棵……為什么我們統計的不一樣?果樹品種多,數量多,很多孩子不能準確認識果樹,造成了統計的偏差。
那么新的問題又來了,我們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讓同學們都能準確的認識校園里的果樹,讓統計不再出錯呢?同學們針對遇到的新問題,又想出了很多辦法,其中大家覺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給果樹制作標牌。怎樣才能更好地制作一張標牌?同學們開始了有趣的探究活動。
孩子們在活動中學會了請教,經常去問科學老師關于果樹的相關知識,科學老師也陪著孩子們到校園的果樹旁,實地和孩子們交流果樹的科學知識,回答孩子們的疑問,大家收獲多多。 孩子們還分成了小組,選出了小組最想研究的果樹,分組在校園里進行了果樹的再次觀察。同學們在觀察表上對果樹的外形,即根、枝干、葉片等做了詳細記錄。深秋有的果樹果實正好成熟了,孩子們對成熟的果實,利用美術的知識將果實畫下來,進一步去聚焦特點,細致的觀察記錄,深入研究。 請教老師和現場觀察之后,許多學生覺得對果樹的信息了解還不夠,于是他們開始了閱讀相關植物的書籍,并在網上開始了果樹的相關資料收集與整理,并結合自己的觀察記錄,將整理的信息寫成了一篇篇果樹信息介紹。在系列探究活動中,孩子們對自己研究的果樹有了很多知識的儲備和積淀。 給果樹制作標牌,先得學會寫標牌內容。孩子們在網上找了很多其他植物標牌,通過對比分析,尋找每塊標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進行了寫標牌的自主探究和快樂分享,一起發現寫標牌的奧秘。同時他們還借助了信息技術,利用南京先鋒網上作文平臺,進行了標牌寫作的評比與修改。12月份,劉老師和孩子們一起帶著對標牌寫作的研究成果,面向全市展示了一節語文跨學科學習公開課,孩子們興趣盎然,積極主動,課堂上一張張成功的標牌內容被不斷展示與點贊。
![]() ![]() ![]() ![]() ![]() ![]() ![]()
![]() 請您評論(您的評論不代表本站立場)
游客不能評論。[請登錄]
|
|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數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058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2 管理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