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雨辰博客 |
毛雨辰 手指算和口算,我們應該如何選擇? 發布時間:2015/5/27 17:53:42 作者:毛雨辰 點擊:1661 【問題描述】 現在一、二年級學習的都是和計算有關系的內容,一年級的小朋友在學習100以內的加減法,而二年級的小朋友最近學習的是兩三位數的加減法,照常理來說,計算對于一、二年級的小朋友來說應該是沒有難度的,因為他們早就通過手指快算接觸到各種的計算,可是做作業、考試的情況卻讓我們大吃一驚,學生的失分都在口算題,有的小朋友列算式正確,口算反而錯誤,這是為什么呢? 【成因分析】 1、沒有強調口算 我們在平時布置作業的時候,并沒有強調口算,每天做的都是手指快算,而且在上課的時候,雖然教材上教的是口算的方法,我們備課的時候都是將手指快算融入進去,讓孩子更理解手指快算編寫的道理,綜上,在教師并沒有強調口算的基礎上,孩子也不會去重視它,所以考試或者做作業如果用口算的方法做題,出錯很正常。 2、手指算和口算混淆在一起 教師在教的時候,要明確教的是算理,而算法讓孩子用自己最熟悉的方法:應該是練了很久的手指快算,而不是讓孩子在那里猶豫不決,到底是應該用手指算還是應該用口算,我們每天都有練習手指算,每天練,每天練,熟能生巧,孩子已經掌握了這種方法,可是我們后來又強加給孩子口算的方法,雖然有的是相通的,但是孩子還是會不知道該如何選擇,有的本來手指算就不是很好,就選擇了口算的方法,可是口算不練,怎么可能會做對呢? 【對比】 什么是口算? 口算也稱心算,是一種不借助計算工具,只依靠記憶、思維和語言進行計算,直接得出結果的計算方法和方式,它具有快速、靈活的特點。 什么是手指算? 手指算是一種模擬電腦運算程序而研發的快速計算的技術,它讓孩子的手指和腦并用,減少筆算列算是復雜的運算過程,同時也擺脫單純腦算的單一性。根據專家的研究顯示,孩子在進行手指算的時候能讓孩子的右腦得到了開化,啟發孩子的智力,培養孩子的協調能力。 手指算和口算相比,口算更容易讓孩子記住方法,手指算在一開始的時候要背口訣,并且要一邊擺手指,一邊說口訣,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有很大的難度,因此很多小朋友在一開始望而卻步,覺得自己不行,可是真正去了解手指算的規律后,很大一部分的小朋友愛上了手指算,因為用它計算很快,特別是多個數相加減的時候,口算的小朋友還在腦海中想,手指算的小朋友已經用手擺出來了。而且從長遠的發展考慮,手指算更適合小朋友去學習,因為口算只是用腦,手指算卻是手腦結合,對于人的發展是有益的,我們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不是教學知識,更重要的是人的教育。 【對策建議】 1、建立對應手指算的評價體系 對于手指算,我們雖然每天都在練,但是對于學生手指算的評價方法是比賽,先是班級的比賽,接著是學校的比賽,這些比賽都和班上的尖子生有關,而忽略了中等偏下的學生。這樣的一種評價的方式會讓不積極的家長不重視,不積極的學生不重視,沒有達到我們所定下的目標:每個人除了特殊情況,都要會手指算。因此我們要改變評價的方法,將手指算納入到我們期末考試中,在100分的試卷里出幾道手指算的題目,而這些題目你用口算可能會算好久,但是手指算卻很快的題目,讓學生知道這是考試的范圍,不會就會被淘汰,這樣引起了家長和學生的重視,他們就會勤加練習手指算,這樣能夠真正幫助孩子。 2、打破常規,進行教學的整合 其實很多小朋友都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在一年級上學期已經學過了手指算的兩位數的加減,可是一年級下學期的時候又學口算的方法,不是已經學過了,我已經會計算了,為什么還要再學一遍呢?其實孩子的話語是真實的,這就引起我們教師的思考,我們既然已經學習過了,為什么還要再學?能不能進行整合?要教算理,能不能就兩節課教完算理,讓他們理解口算方法和手指算方法相通的地方,接著就靠每天的手指算練習來進行計算的訓練,上課的時候就多做一些變式練習,而不是單純的計算。變式練習例如找規律,填合適的數,解決問題等,這樣計算節省下來的時間就能幫助學生提高其他的能力。而且這樣做的話,就必須要求學生手指算很好,因為口算只是教算理,方法仍然是手指算。 當然,這種想法還不成熟,而且整合教材也只是小范圍的嘗試,并沒有大刀闊斧的改造,不管最后教材是否有變化,但是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手指算很重要,為了孩子更好的發展,我們一定要堅持手指算,讓手指算真正融入到孩子的計算中。
![]() 請您評論(您的評論不代表本站立場)
游客不能評論。[請登錄]
|
|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數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002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2 管理登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