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心者,莫先于情!鼻楦薪逃墙處熡篮愕脑掝},學校德育工作的開展也離不開情感教育作為催化劑。6月4日下午,李筱靜、張曦嫻、徐玉娟“三人行”德育名師工作坊迎來了本學期的第四次活動。
本次活動由陶行知學校承辦,采用線上研討的形式,主題為《情感教育——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通過教育故事與微講座的分享,引導工作坊老師共同關注我們對學生的情感教育,以情動人,用心育人。
01徐穎《火娃變形記》教育故事分享
陶行知先生說:“我們必須會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毙旆f老師以孩子的視角,分享了一個教育故事——火娃變形記。故事中的愷愷入學后,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就發脾氣,在老師的耐心引導下,學會了控制情緒。老師也從一開始的“滅火員”轉變為“防火員”。孩子真正需要的不是老師幫他解決問題,而是要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發展完善中的孩子需要我們用寬容呵護,給予指導,賞識激勵。只有這樣,孩子才能享受成長的樂趣。
李瑩《以物傳情,以情激情》微講座
情感教育是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目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豐富自身情感內容,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有豐富的情感教育元素,教師要善于從“物”與“情”兩方面入手,深刻理解文章內容,深入體驗文章情感,從而在進行情感熏陶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理解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情感感悟能力,實現學生情感教育的高效,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張青青《關注學生情感,培養快樂的兒童》微講座
張青青老師講座主題為《關注學生情感 培養快樂的兒童》。講座從贊科夫關于情緒意志及學生的精神需要理論開始,張老師從自身班主任工作經驗的觀察中越發地意識到專注學生心理健康和情感體驗的重要性,每天堅持做到給予學生三樣東西: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肯定的眼神和一顆理解的心。真正做到這些,要學會換位,學會放手,適時地陪伴和目送。情感教育既是一種教學模式,又是一種教學策略,張老師強調長期的情感滲透和良好的情感體驗會有助于培養健康、快樂的兒童。
04陳佳麒《真心真情,愛育童心》微講座
作為一種新型教育管理機制和教育管理范式,情感育人已經引起了越來越多的一線教師的重視和關注。陳老師的講座通過解構情感教育的內涵,探尋情感教育的價值,強調在班里管理工作中運用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同時,陳老師還從學會尊重、理解共情、樹立榜樣、班風建設、家校聯合五個方面出發,以教育中的真實案例出發,和大家分享了一些情感教育的策略和心得。班主任必須手執情感的鑰匙,去打開學生的情感之門,才能在情理交融的境界中,使其成為學生的精神財富,才能使學生擁有一個趨向理想完美的生命,才能實現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活動的最后,李筱靜校長代表三位坊主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總結。她強調,教育是為了培養人心靈的豐富性、多樣性。作為學生的主要精神關懷者,我們在教育的過程中以物傳情,以愛為紐帶,不僅可以有效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還能充分發揮“愛的教育”的奇妙作用,產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希望每一位老師都能做到以情感感染人,以情感塑造人,培養快樂、幸福的兒童。最后,李校長也對工作坊的老師們提出了期待,希望大家認真學習,用心感悟,將活動過程中的所思所想所悟運用到班級育人實踐中去。
四位老師的講座,為坊內的成員打開了全新的思路,坊主的總結更是為我們提供了新的啟發。相信在未來的工作中,大家一定能帶著思考踏上新的征程,用真心、真情陪伴學生的成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