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祖籍安徽合肥,爺爺告訴我從太爺爺太奶奶移民到南京至今已有80多年了,而我們家在南京也傳承了三代人。
太奶奶去世后,全家只有姑奶奶習得了她的廚藝,所以每逢過年姑奶奶就會為太爺爺做一些家鄉菜慰藉鄉愁,其中的一道“糯米圓子”,全家都很喜歡吃也是我的最愛。爸爸說姑奶奶就是做上500個恐怕都不夠大家分的。
今年姑奶奶身體不太好,估計不可能再制作那么多的圓子,所以爸爸和媽媽商量著去姑奶奶家幫忙,也順便把這門手藝傳下來。圓子的制作至少需要兩個人,一個人搓、一個人炸。姑奶奶說爸爸小時候過年做圓子都是全家齊上陣,三四個人搓,兩口鍋炸。當年的物質條件沒有現在這么豐富,時常制作的話太過浪費,唯有過年時才會用兩大鍋油炸糯米圓子、肉圓子、煎排骨、煎帶魚這樣才能物盡其用。
煮好一鍋糯米飯待其微涼,加入適量的生抽、油、鹽和一些肉沫,用手背在鍋里揣米使它們充分混合,而后在掌中捏、擠、搓圓,這樣就完成了制作糯米圓子的第一步。等做完了一盤,開油鍋炸至浮起方才徹底完工。炸好的圓子金黃酥脆,米香四溢。咬上一口一點不膩,堅硬的外殼包裹著軟糯的米芯吃到嘴里仿佛拆了包的小零食根本停不下來。
爸爸拿起一顆放進嘴里,邊吃邊說:“三十多年了還是這個味道!惫媚棠绦χ鸬溃骸斑@次學會了你們家熙熙也能吃個三十年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