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寫鋼筆字的過程中,一個在以往的語文學習中積極性并沒有多高,一節課的時間中經常走神,很難保持注意力集中的小Z同學,竟然表現出極大的興趣,甚至天天課下來找我學寫鋼筆字。這樣的行為讓我又驚喜又感到一些疑惑,于是和他進行了幾次深入的溝通,終于發現這背后確實隱藏著一些小秘密。
小Z希望能夠從使用鋼筆開始,實現向大人的一步步轉變,其實也是希望能夠得到父母的肯定,希望自己的想法與意見能夠得到父母的傾聽與尊重,更希望能夠平等地與父母進行交流。這便是他為了實現目標而在自己內心形成的“內驅力”。
在他一次次追問“能否使用鋼筆”時,便是他受這一份內驅力影響,邁出第一步的表現。作為教師,我必須敏銳地觀察到這一點,才能更好地幫助他實現自己的目標,從而有了后面一步一步的轉變。在這過程當中,我們不僅要先走進學生的內心,找到根源,還要在過程中給予我們不斷地肯定與表揚,對學生進行激勵,尤其是面對小Z這樣本來就因為學習成績不理想在學校與家庭中多次受挫的孩子。此外,學校、老師的教育永遠不是萬能的,針對小Z內心的矛盾與渴望,真正解決的根源必須來源于他的家庭。所以,我們必須回歸他的家庭,回歸問題本身,不斷嘗試,攜手家長,與孩子一起努力,做他堅定的支持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