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班上,有一位情緒方面比較特殊的學生,他有自閉傾向,而且剛轉學來的時候情緒非常不穩定,只要別人多看他一眼,或者他作業題目錯得比較多,他就會撕書本作業、說一些很難聽的臟話、把所有文具都扔進垃圾桶等等。哪怕是老師溫柔地提醒他一句:請你坐端正哦。他都無法接受。但經過我的觀察與了解,其實他每次情緒崩潰時并不是在罵別人,都是在責怪自己,責怪自己為什么沒把題目做對,為什么沒有坐好等等,每一次說出口的難聽的話都是在怨恨自己。這是我發現他的心理極度脆弱也十分自卑,太過于擔心別人的看法。
于是剛開學的兩個月,我幾乎做到每天找他談心,根據他的實際情況針對性地和他進行單獨輔導與談話,和他約定好哪怕是生氣時也不能說臟話,如果想要發泄情緒,可以說一些我們約定好的詞語,這樣我就知道他不開心了,我會及時單獨與他溝通,避免在班級對其他同學造成不良的影響。我也時常與他的家人溝通聯系,更在班級多次對其他同學進行友愛與互助方面的教育。班上的同學們對他都格外關心,也都很愿意幫助他。哪怕現在的他再遇到不開心,忍不住情緒崩潰時,也會拉著我主動對我說:“老師,我想找你談一談,談一談就好了,對嗎?”可以看出他已經能夠對自己的情緒有清醒的認識,并且愿意主動解決問題,也知道該運用什么樣的方式解決。
所以對于這樣比較特殊的學生,我們要找到適合他的方法,在他身上很明顯地能看出他對自己是不滿意的,而且很容易怨恨自己,那么哪怕在他犯錯時,我們也不應該再去加重對他的批評,因為他自己內心已經夠自責了,我們反而要去安慰他、鼓勵他,讓他知道犯錯其實沒什么,不用想得過于嚴重,只要及時改正,我們也都還是愛他的。
他感受到了來自于我們的善意,經過我們的長期努力,現在的他情緒比較穩定,也更加自信。我也衷心的為他感到高興。